半半路路网

脾胃——藏象系统常识,原汁原味,治未病,得健康,快知晓(五)

脾胃——藏象系统常识,原汁原味,治未病,得健康,快知晓(五)

(接上期)

脾,脾胃人体藏府之脾系统。藏象常识

藏为脾,系统晓合府为胃,原汁原味经脉为足太阴、健康足阳明,快知五主为肌肉、脾胃五藏为意、藏象常识荣华为唇四白、系统晓开窍为口、原汁原味五液为涎、健康七情为思、快知五色为黄、脾胃五音为宫 。藏象常识

脾,系统晓合府为胃。

《灵枢•本输》:“脾合胃,胃者,五谷之府”。

脾与胃通过经脉与筋膜相连。

《灵枢•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,起于大趾之端,……属脾,络胃,……其支者,复从胃,别上膈、注心中”。

胃与脾表里相合。胃,为胆、小肠、胃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六府之一,《素问•金匮真言论》:“藏者为阴,府者为阳。肝心脾肺肾五藏,皆为阴。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,皆为阳”。

胃与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同为传化之府。

《素问•五藏别论》: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,此五者,天气之所生也,其气象天,故写而不藏,此受五藏浊气,名曰传化之府,此不能久留,输泻者也”。

胃为五谷之府。

《灵枢•本输》:“胃者,五谷之府”,五谷,饮食水谷总称。

《灵枢•胀论》:“胃者,太仓也”。太仓,粮仓。胃为水谷气血之海、五藏六府之海,《灵枢•玉版》:“胃者,水谷气血之海也”。《灵枢•动输》:“胃为五藏六府之海”。《灵枢•五味》:“胃者,五藏六府之海也”。《灵枢•师传》:“六府者,胃为之海”。

胃与脾同为后天水谷之本,《素问•刺法论》:“胃为仓廪之官,五味出焉”。

胃为五藏之本,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,《素问•玉机真藏论》:“五藏者,皆禀气于胃,胃者,五藏之本也”。《灵枢•五味》:“水谷皆入于胃,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”。

胃为五谷之府示意图

《素问•平人气象论》:“平人之常气禀于胃,胃者,平人之常气也,人无胃气曰逆,逆者死。人以水谷为本,故人绝水谷则死,脉无胃气亦死,所谓无胃气者,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。所谓脉不得胃气者,肝不弦肾不石也”。《灵枢•口问》:“胃不实则诸脉虚”。

胃气,是人气的根本,是生命的基础,胃气一败,百药难施,故有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死。

胃是人体消化器官,与脾协同,化生五味。

胃,经脉为足阳明,特点是多气多血。

《灵枢•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,起于鼻之交頞中,旁纳太阳之脉,下循鼻外,入上齿中,还出挟口环唇,下交承浆,却循颐后下廉,出大迎,循颊车,上耳前,过客主人,循发际,至额颅;其支者,从大迎前下人迎,循喉咙,入缺盆,下膈,属胃,络脾;其直者,从缺盆下乳内廉,下挟脐,入气街中;其支者,起于胃口,下循腹里,下至气街中而合,以下髀关,抵伏兔,下膝膑中,下循胫外廉,下足跗,入中指内间;其支者,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;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趾间出其端。……足阳明之别,名曰丰隆。去踝八寸。别走太阴;其别者,循胫骨外廉,上络头项,合诸经之气,下络喉嗌”;

胃足阳明之脉循行图

《灵枢•经别》:“足阳明之正,上至脾,入于腹里属胃,散之脾,上通于心,上循咽出于口,上頞䪼,还系目系,合于阳明也”;

《素问•平人气象论》:“胃之大络,名曰虚里,贯膈络肺,出于左乳下,其动应衣,脉宗气也”。

胃经脉与胃、脾、膀胱、齿、口唇、气街相连。

胃,气病为:

气盛则身以前皆热,其有余于胃,则消谷善饥,溺色黄;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,胃中寒则胀满。

胃,脉病为:

病气逆则喉痹瘁瘖。实则狂巅,虚则足不收,胫枯;

是动则病洒洒振寒,善呻,数欠,颜黑,病至则恶人与火,闻木声则惕然而惊,心欲动,独闭户塞牖而处。甚则欲上高而歌,弃衣而走,贲响腹胀,是为骭厥;

是主血所生病者,狂、疟、温、淫,汗出,鼽衄,口喎,唇胗,颈肿,喉痹,大腹水肿,膝膑肿痛,循膺、乳、气街、股、伏兔、骭外廉、足跗上皆痛,中趾不用。

胃病狂躁示意图

胃,杂症为:

胃病气逆秽,秽,污秽、不净,《灵柩•九针论》:“胃为气逆秽”。

胃中空则耳鸣。《灵枢•口问》:“耳者,宗脉之所聚也,故胃中空则宗脉虚,虚则下,溜脉有所渴者,故耳鸣”。

《灵枢•胀论》:“胃胀者,腹满,胃脘痛,鼻闻焦臭,妨于食,大便难”。

《素问•标本病传论》:“胃病胀满,五日少腹腰脊痛,(骨行)酸;三日背(月呂)筋痛,小便闭;五日身体重;六日不已,死。冬夜半后,夏日昳”。

——本文节选自拙著《五形人与治未病》第六章第三节 论藏府之脾系统

(本节完)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半半路路网 » 脾胃——藏象系统常识,原汁原味,治未病,得健康,快知晓(五)